站内搜索:
马修·法斯的海产品公司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弗吉尼亚州,公司在美国海域捕捞,产品在美国市场销售,看似和中美经贸摩擦没太大关系;但美国拟对价值约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却让他非常担忧。
这是因为法斯公司的海产品在经过粗加工环节后,有一部分要被运到中国进行二次加工,这意味着这些商品再运回美国时就成了“中国进口”商品,并可能被列入新一轮加征关税清单。
“加征关税将加重企业负担并带来不确定性,美国海产品行业上下游都会受到冲击。”法斯在美国政府于本周就加征关税举行的系列听证会上警告说。
据业内人士介绍,美国的海产品加工能力最多只能满足本土市场20%的需求,将海产品出口到中国等地进行再加工是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因此美国海产品厂商对中国的依赖度很高。
与法斯在同一小组发言的罗伯特·祖瓦尼奇来自盛产海产品的美国阿拉斯加州。他告诉新华社记者,在中国加工三文鱼等海产品成本低、效率高,如果加征关税生效,将严重削弱公司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这不是美国海产品厂商第一次向美国政府陈述加征关税的危害。海产品曾出现在去年美国针对价值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上,后在美国业界人士的共同呼吁下得到豁免。
但遗憾的是这口气松了还不到一年,他们又被迫“踏进同一条河流”,而且水流似乎还更加湍急。
阿拉斯加州数位国会议员近日联名致信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说,这几个月对阿拉斯加州乃至整个美国的海产品厂商都十分关键,因为他们要在这段时间里同客户协商并签订销售合同,可突如其来的关税威胁让所有人措手不及。
据法斯透露,他最近为一位餐饮业客户提供了两份报价,区别在于是否考虑额外关税因素。他说,如果加征关税导致价格上涨,这位客户可能考虑不再采购。“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我真的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法斯感到很无奈。
除了法斯和祖瓦尼奇,其他海产品业界代表也表达了类似忧虑。他们一致强调,拟加征关税的海产品基本上都是美国渔民开美国渔船在美国海域捕捞、送到中国加工后再运回美国的,面向的也主要是美国市场和消费者。换句话说,美国政府加征关税名义上是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实际上伤害的是美国自身。
此外,就目前情况来看,如果额外加征的25%关税“落地”,美国海产品厂商将被迫把部分成本转移给普通消费者,一些平价海产品涨价或最为明显。
美国罗得岛州一家海产品公司负责人乔治·苏扎表示,到时候涨价是必然的,因为美国海产品业无法承受这么高的额外成本。他预计,涨价将造成他公司海产品销售量下滑,甚至美国家庭可能会减少海产品消费。
当有贸易官员问及他们能否找到合适的替代加工地或完全在美国进行加工时,这些美国海产品厂商的态度也比较一致:不行或者非常困难。
法斯说,一些政策制定者似乎确信,供应链可以轻易调整,但在海产品业可不是这么回事儿。除了要花很多年打造技术和安全资质,合作关系和相互信任也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业来说,这些因素都非常重要,毕竟食品安全问题容不得一丝马虎。(参与记者:熊茂伶、金悦磊)
【转载】新华网